上海饲养犬、猫等宠物的家庭日益增多,宠物管理立法的时机如何?最新答复来了。
4月26日,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举行,会上表决通过了一批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其中涉及对上述议案的答复。
2023年1月召开的上海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姚海嵩等31位上海市人大代表提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上海市家庭饲养犬、猫等宠物的种类、数量日益增多,2011年5月起施行的《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不适应现实管理需要。代表们建议,应尽快制定《上海市宠物管理条例》,进一步维护市容环境整洁及社会秩序和谐,规范市民文明饲养宠物行为。
对此,上海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在报告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上海市饲养的犬、猫等宠物种类、数量日益增多,由此带来的各类社会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针对这一情况,委员会在2022年开展《条例》实施情况专题调研的同时,对上海市宠物管理情况也进行了全面了解和排摸。
结合2022年调研情况,总体看来,上海市开展宠物管理立法的时机尚不成熟。首先,国家层面尚未就宠物管理进行专门立法,且宠物范围过于庞大、不同种类宠物管理模式差异较大,地方率先通过立法对宠物管理作出统一规范难度较大。
其次,上海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修订了《上海市动物防疫条例》,明确了管理流浪犬、猫的职能部门和主体责任、应采取的管控措施和处置方式,为解决代表议案中提到的流浪犬、猫管理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与此同时,此次委员会还提出,虽然宠物管理立法时机尚不成熟,但考虑到代表议案中提到的宠物叫声扰民、伤人毁物、引发邻里矛盾等问题主要是由不规范、不文明养犬行为引起的,加强犬类管理确有必要。
委员会表示,《条例》实施至今已有12年,其中的一些规定已无法满足当前犬类管理的需求。为此,委员会建议上海市公安局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条例》修法调研,将历年来代表议案和建议聚焦的问题作为调研重点,对全市饲养犬只的现状,特别是犬只的底数、类型等情况进行排摸梳理,围绕犬只免疫与登记、养犬行为规范、犬只管理模式、犬只收容与领养及法律责任设定等开展深入研究。
同时,关注加强犬类交易和医疗市场规范管理,发挥居民公约自律管理等作用,并争取将修改《条例》列入五年立法规划。委员会将参与相关调研工作,条件成熟时,建议常委会将修改《条例》列入年度立法计划。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